首頁 > 宰執天下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30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四)(3/3)

一張師中,除非機宜能接任秦州知州,有苦勞而無功勞,在任的經略相公哪個會大力支持機宜。”


“接任秦州知州?哪裏有那個資格。”王厚苦笑,“家嚴中進士才十二年。隻任過一任主簿和一任司理參軍,之後便因參加製舉落選而棄職客遊陝西。資曆實在太淺了,莫說秦州這等要郡,就算普通的下州知州,也做不了。這點資曆,當個知縣過一點,做個通判則是勉強,高到頂,也僅是一軍知軍。不然天子為何不讓家嚴直接擔任秦州知州,偏偏隻給一個經略司機宜?”


“知軍?”韓岡腦中仿佛有道靈光閃過。


在宋代,州一級的行政區劃,還有府、軍、監等名號,比如長安就是京兆府,秦州北麵還有個德順軍,蜀中則因富產鹽井而設立了一個富順監。一般來說,曾為古都,或是曾為天子潛藩的州,會升格為府,通常比州要高上半級——可算是後世的副省級城市。


而軍則是屬於戰略重點區域,戶口數量不足,轄下縣治隻有一兩個,不夠資格為州,隻能稱作軍——在韓岡理解中,相當於省管縣。至於監,那是相當於地市級的大型國有礦業集團。


“如果在秦州西麵設立一軍,不知機宜有否機會擔任知軍?”


“渭源?丁點大的寨子,戶口才幾百!”


“不是渭源,是古渭!”從伏羌城往渭河上遊去,一百八十裏抵達古渭【今隴西縣】——因其為唐時渭州而得名——再過去六十裏,才是渭源。


“古渭建寨已經有二十多年,聚於城寨周圍的蕃漢戶口不下千家,足以支撐起一個軍的基本戶口!”韓岡越說越興奮,經略司隻掌握兵權,控製不了財權,一旦王韶成為新的古渭軍知軍,渭源必然會劃歸古渭管轄,那李師中根本沒有辦法再在資金上卡王韶的脖子。


同時在西北邊境,縣改軍,寨改軍,都是極常見的事。渭州北麵的鎮戎軍【今固原】,便是在至道三年【西元997年】由高平寨改為軍,戶數至今也不過才一千多。秦州東北的德順軍,更是在慶曆三年【西元1043年】由籠竿城升軍。古渭建軍,隻要政事堂通過,天子首肯,便再無阻礙。


“古渭……建軍……”王厚喃喃念著,眼睛越來越亮。啪地一聲他重重地一拍桌案,跳將起來,拉起韓岡的胳膊,“走,去見大人去!”


ps:北宋的高利貸是吃人的,一年利息把欠賬翻倍,是很普遍的情況,多少豪族世家官宦靠著高利貸來充實家財?數也數不清楚。雖然青苗貸的目的是為了充實國庫,但其作用卻是把世間通行的利息壓到百分之四十,其間,斷了多少人的財路,惹怒了多少敵人。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所以王安石積攢的三十年人望,就轉眼間化為泡影。他的政敵司馬光也許是個正人君子,但並不意味著司馬光所代表的階級是正人君子的集團。身為舊黨赤幟、領導世間輿論的司馬光,以及以士大夫、豪商、皇族所組成了既得利益集團,兩者的結合,便是變法的最大阻力。


如果以為這樣的裂縫可以用些拍拍腦袋便想出來的小手段彌補,那就是天大的笑話!利益的爭鬥是你死我活,這才是本質。想雙贏,也看人家肯不肯。


借用一句俺從論壇上看到的一句話做總結:


世界從來不簡單,曆史何嚐會溫柔——by馬前卒。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