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寒門崛起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民心所向,勝之所往(2/2)

一方,興修水利也好,修補城牆也好,招輯流移也好,最重要的是什麽?”


“公子,當然是銀子了,沒有銀子,拿什麽興修水利、修補城牆啊,打堤挖河,磚石泥瓦等等,都要用銀子才行。所以,肯定是銀子最重要了。”劉大刀在朱平安話音剛落,就毫不猶豫的說出了他的答案。


銀子雖然很重要,但是有太多府庫充實的縣衙,依然爲不好政,轄區內民生凋敝,社會窮困不堪,百興俱廢,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朱平安笑而不語,將目光看向劉牧。


“清廉?”


劉牧略略猶豫了一下,回道。


朱平安笑著搖了搖頭,“一個無能的清官,和一個能幹的貪官,哪個好?!”


劉牧聞言,不由沉思了起來,確實,如果一個官員雖然清廉,但是無能的話,對轄區的百姓又有何益呢......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一官無能,坑苦轄區百姓啊,還不如一個能幹的貪官對轄區百姓創造的價值多呢。


“那是官員最重要?”劉大錘好像茅塞頓開一樣,洋洋得意的回道。


朱平安依然搖了搖頭。


接下來劉大刀他們又說了勤勉、能力......朱平安依然搖頭笑而不語。


“公子,那是什麽?”劉大刀實在是想不出了,撓了撓腦袋,一臉困惑的問道。


劉牧等人也都困惑的看向朱平安,想知道究竟是什麽對施政最重要。


“民心。”


朱平安緩緩開口,眸子裏閃著亮光,如燃著兩叢篝火。


“民心?”劉大刀聞言,不由怔住了,民心是爲政一方最重要的因素?!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放在任何一個位置而皆準。爲政一方,最重要的便是民心。民心所向,勝之所望。政之所興在得民心,政之所廢在失民心。隻有得了民心,縣衙下發的政令,纔會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事半功倍,萬事順遂。否則,政令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定難落地。正如古人所言,老百姓是水,爲政者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朱平安一邊緩步前行,一邊輕聲解釋道。


劉牧如醍醐灌頂,看向朱平安的目光,佩服到了極致。公子不愧是公子,不愧是大明最年輕的狀元郎,不愧是年未弱冠,便已是五品大員。


“可是公子,用這麽多銀子得民心,成本也太大了吧?”劉大刀覺的不劃算。


“哪裏有什麽成本。這些銀子是斬獲倭寇首級的賞銀,本來就是大家的。隻是聖上加倍發放了而已。”朱平安微微笑了笑,“古代商鞅爲了得民心,用五十鎰黃金,徙木立信。隻要搬一根木桿到北門,便賞賜五十鎰黃金。一鎰等於二十兩,五十鎰黃金便是一千兩黃金。你說成本大不大,但是與民心相比,這一千兩黃金也根本不值一提,更別說我多發的賞銀本就是老百姓的。空手套白狼,便可得一縣民心,何樂而不爲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