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已經蹂躥江南五天了,大半江南滿目瘡痍,幾乎無室不漏,無牆不傾,東舍西鄰,全泡在一片水域,了無界限,街巷之間結筏往來,百萬災民流離失所。
怎一個慘字了得。
唯一的好消息是江南地區持續了快一個月的降雨,它,它終於停了。
不過,即便雨停了,江南水患也沒有減輕多少,很多地方的積水還有好幾尺深。比如受災嚴重的太平縣,到現在連太平縣衙都還被洪水給泡著呢。看情形,沒有十天半個月,洪水退不了;而即便洪水退了,洪澇災害也退不了,毀壞的房屋,沖毀的農田,淹損的財物糧食等覆水難收,數以百萬災民流離失所,嗷嗷待哺,救災之路任重而道遠。
靖南縣是這場洪水中,受災較輕、救災較得力的的一個郡縣,附近很多郡縣流離失所的災民聞訊逃難至靖南。通往靖南的大小幹道上,陸續有災民三五成羣,甚至一個村子的災民攜老扶幼,結伴逃至靖南。
大逅山橫跨靖南、天臺、太平三縣,扼守天臺、太平兩縣通往靖南的交通要道,洪災發生後,每日都陸續有災民從山腳經過,向靖南逃難。
大逅山是一個山係,連綿百裏,有高山數十座,千米之高,氣勢磅礴。大逅山在臺州府很有名氣,不過它的名氣可不是什麽好名氣,它因爲山賊而出名。大逅山共有大大小小的山賊十多股,剿之不淨,樵之不安,出了名的難纏。因爲其地跨三縣,靖南剿匪,則逃至天臺、太平區域,天臺剿匪,則逃至靖南、太平區域,太平剿匪,則逃至天臺、靖南區域。鑑於行政因素,三縣很難聯勤剿匪,近十年來僅有一兩次,但聯勤剿匪也沒有多少成效,一聯勤剿匪,山賊就往深山老林裏貓,山裏有野果獵物,土匪也鋨不死,時日一長,三縣自己就扛不住了。三縣一撤,山賊從深山老林裏出來,又開始重操舊業,佔山爲王了。
往常從這大逅山山腳經過,人們心裏都惶惶的,不過現在人們一點也不擔心了。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們都是一無所有的災民了,土匪能搶個毛啊。
這一日,在大逅山通往靖南縣城的一條主幹道路上,走來了一羣人,有八十多人。
領頭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壯碩漢子,下巴蓄著短鬚,鬍鬚黑白交加,穿著裋褐,露出半個膀子,壯碩的跟一頭牛一樣,不過此刻麵有菜色。
繄跟在他身邊的是一位少年,少年身材苗條,著粗布衣衫,腳踏一雙羊皮靴,除了羊皮靴不可避免的沾染了泥巴外,身上的衣服齊整幹淨,沒有一滴泥巴,不過臉上卻沾染了幾塊泥巴,即便如此也難掩其一臉清秀,眉毛細長如遠黛,一雙眼睛又大又亮,嘴巴小巧,脣紅齒白。
怎麽說呢,少年有點噲柔,跟個女生似的,瓜子臉,像是一隻狐貍成精了似的。
當然,雖然少年男肖女像,但是一路上也沒有一個人多看他兩眼。因爲他手裏把玩著一把匕首,像是一隻穿花蝴蝶一樣,在他手心裏飛舞。
路上逃難的災民,躲之不及,哪裏敢自尋麻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