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民的生存問題了,其他的郡縣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呢。
另一方麵,朱平安也有其他考量,朱平安準備再過兩三日,等洪水再退一些的時候,推出“以工代賑”這個劃時代的政策,將賑災救災與災後重建結合起來,組織災民開展災後重建係列工程,如重建村落、挖掘水利設施、修繕修補城牆、建造烽火臺等防倭抗倭工程等等,供他們飯食和必要工錢,而非像現在這樣直接救濟,這樣太浪費資源和勞勤力了。
錢典吏的提議正好可以提前佈局。
什麽?!你嫌一日兩頓,嫌一個窩頭一碗稀飯吃不飽,想要吃的飽吃的好,好啊,來參加以工代賑工程啊。參加以工代賑,你不僅可以吃飽吃好還有工錢呢。
如此,通過以工代賑,既可以使廣大災民滿足溫飽、有必要的收入,達到賑濟的目的,還可以加快靖南災後重建速度,給靖南留下一係列公共工程和基礎設施,助力於靖南經濟社會發展,另外還可以發泄災民多餘的精力,省的他們精力多的惹是生非,有利於避洪區的穩定。
朱平安當初之所以廣納各郡縣逃難災民,就有出於“以工代賑”的想法。
“縣尊,還請三思啊。要知道鬥米恩,升米仇啊,一旦如此降低標準,必定會招致罵聲一片。我們倒還罷了,主要是縣尊您啊,你之前積攢的好名聲,恐會毀於一旦啊。”戶房劉夫子等人見朱平安採納了錢典吏的提議,不由再三勸阻道。
“罵就罵吧,這個罵名我擔了,隻能老百姓能平安度過此次洪災,平安願唾麵自幹。”朱平安微微笑了笑,餘毫不擔心自己名聲毀於一旦。
隻要老百姓能平安度過此次洪災,平安願唾麵自幹......
這是什麽情懷和胸襟!
劉夫子等人瞬間大受震勤,看向朱平安的目光充滿了敬意,古代讀書人對於名節的追求和重視程度,遠超朱平安這個現代人的想象,他們紛紛起身道,“縣尊胸懷如此......我等不若也!是啊,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是我們迂腐了。”
呃......至於嗎?!看著衆人充滿敬意的目光,朱平安忍不住怔了一下。我之所以不擔心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