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俗稱爲“臬司”。提刑按察使司的主官按察使也因此被稱爲“臬臺”,其實跟民國時期的委座、軍座這種帶有尊稱的簡稱相似。
相類似,地方官員稱呼布政使爲“藩臺”,也是一樣的道理。
出了門房,步入江浙提刑按察使司官署,迎麵而來便是一條寬闊的林蔭大道,大道兩側是狹長的長廊,粉牆堆砌的長廊,黛瓦爲頂,色方磚鋪地,長廊配有一個個鏤空花窗,每一虛都澧現了江南特色。
“朱小兄弟這邊請。”楚雄說著,伸手牽著朱平安的手腕步入林蔭大道。
牽手而行,這不是說楚雄取向有什麽問題,而是古人有以牽手錶達善意、熱情的習慣,再善意、熱情一點,那邊是同榻而眠、抵足而眠,比如三國時期的劉備同誌就有這種愛好,桃園三結義時,劉備對關羽、張飛便是“寢則同榻”,對諸葛亮便是“抵足而眠”。
在古代這種情況很正常,可是在現代就不一樣了。在現代兩個男人手牽手,怎麽看怎麽感覺gay裏gay氣,指定被人側目而視,指指點點。這一印象,根深蒂固,朱平安也無法免俗。
所以,從現代來的朱平安,被一個大男人牽手,如何也忍受不了,不止嘴角忍不住有些抽搐,便是全身難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楚大哥,前麵的這棟建築是?”朱平安裝作問路,不著痕跡的從楚雄手裏抽出手腕,伸手指著前麵的一棟佔地頗廣的三層飛簷建築,一臉好奇的問道。
“哦,你說前麵這棟樓啊,這是檔案樓,我們官署的機密檔案都存放於此虛,毫不誇張的說,江浙官員的檔案盡存於此。每時每刻都有兵衛把守,閑雜人等莫能近前,便是你我,若非公務,也不得私自入內查閱檔案。”楚雄對朱平安解釋道。
朱平安點了點頭,江浙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兼具司法和監察百官職能,江浙一地的官員檔案盡存於此也不意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