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向京城我座師徐閣老那去了一封信。算算時間,我座師應該已經收到信了。朝廷賜予我‘整飭兵備’的敕書,我朱平安掌管江浙提刑按察司兵備之事,節製、統領***兵、團練,名正且言順。如今倭寇形勢愈發嚴峻,操練民兵以禦倭寇迫在眉睫。此情此景,座師徐閣老收到我的信函後,必然不會拒絕我的請求。我座師徐閣老開口打招呼,我又明正言順,倭寇形勢又如此嚴峻,兵部等有司不會不給座師這個麵子的......”
“哼,還真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妖女若男聽後放心了,不過小嘴還是不留情的諷刺了朱平安一句。
“朝中有人好做事。”朱平安微笑著糾正了一下。
“還不是一個意思。”妖女若男撇嘴。
“不是一個意思。”朱平安微微搖了搖頭。
“我纔不要跟你們讀書人耍嘴皮子,有種你和我耍刀子呀......”
妖女若男說著匕首便倏忽出現在她粉白的掌心裏,滴溜溜的旋轉。
“算了,專業不對口......”
朱平安擺了擺手,淡淡的說了一句,轉身去書房了。
因爲馬上就要統領民兵了,朱平安這段時日一會在研讀兵法典籍。
走到書房,朱平安便看到書架上琳瑯滿目的兵法典籍,從《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武經七書》、《太公六韜》、《尉繚子》、《神機製敵太白噲經》......到老李家也就是臨淮侯府祖傳的、不外傳的《岐賜王兵略紀實》(李家祖上,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過世後被追封岐賜王,這本兵略紀實是由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爲紀念父親,將李文忠的兵略手稿彙總而來的,故命名爲《岐賜王兵略紀實》)。
看到書架上琳瑯滿目的額兵法典籍,朱平安目光都溫柔了起來,心底暖暖的。
時間似乎一下子回到了從前......自己去李家借書的那一個個日子。
考童子試時期,李家的書房裏多是四書五經八股文方麵的書,本朝知名大儒對四書五經的批註、讀後感,以及本朝八股範文集......
考鄉試時,李家書房裏又很巧的多了鄉試必考的策論文......
......
一開始時,朱平安還道是巧合,是李大財主附庸風雅......後來......朱平安又不是木頭,世界上哪有那麽多巧合啊,李大財主經常不在家,李家的書房都是李姝打理的,這些書自然都是出自李姝之手。
亦如今日,書房裏的這些兵法典籍,都是上次李姝派人來送書信時送來的。
這裏麵不僅有不少世麵上罕見的孤本、珍本,還有老李家也就是臨淮侯昏箱底的、不外傳的《岐賜王兵略紀實》......真不知道李姝是怎麽將它抄錄來的。
有個人默默的爲你做了這麽多事......如何能不感勤呢。
窗外明月皎皎,望之恍若看到李姝燦如春華、皎如秋月的俏臉蛋。
朱平安覺的自己越發的想念李姝了......
相思,亦苦亦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