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練書須用心。心正則筆正,筆決記心中。下筆不離點,轉折貴圓露。有垂還欲收,勾劃忌平庸。左垂宜豎露,右直利懸針。捺似金刀勢,撇如犀角形。橫行鋒務斂,結構氣欲清.......”孫老秀才是一個富有經驗且絕對稱職的夫子,將自己的經驗一一的給學生講來,並且不厭其煩的糾正每一個孩童錯誤的地方。
這就是自學和有老師的區別了,如果自學毛筆字,自己不知道書寫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可能會在一個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有老師的話就不會走彎路了,在開端就領先別人。
朱平安慶幸自己過來蹭課,慶幸孫老秀才是一位好夫子。
孩童在私塾內蘸墨運筆,朱平安在私塾外蘸水臨板。
朱平安在練習毛筆字的時候發現,書寫毛筆字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毛筆在自己手裏怎麽寫怎麽感覺別扭,毛筆不聽自己的話,很是生澀。
古人雲“力在筆尖”,誠不欺也,想要寫好毛筆字,就要把力運在筆尖。可是想要把力氣運在筆尖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握筆和腕法,朱平安發現自己手拿毛筆的高低也很影響書寫,執筆高,手中之力傳遞到筆尖的距離遠,筆畫容易浮滑。相反,執筆低,筆力易於到達筆尖,筆圓較沉穩。執筆高了,變化大,寫楷書就不容易掌握。還有執筆的鬆緊問題。執得太緊,手太用勁就會顫抖且手指疼痛。執得太鬆,一點力也不用,筆就會掉下來。寫字用的是巧力而不是死力。巧力來自久練,這就像騎自行車一樣,會騎了,習慣成自然,並不感覺到自己在用力。寫毛筆字如果感覺不到自己在用力,運筆自如了,也就過了執筆關了。
朱平安比私塾的孩童心理年齡要大得多,所以比較容易領悟孫老秀才的講解。私塾的孩童,還在呲牙裂嘴的跟毛筆較勁的時候,朱平安已經從一開始的別扭,到慢慢生澀,距離適應也不遠了。
昨日的頑童今天又來玩耍了,孫老秀才在授課的時候不經意間又看到了私塾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