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試更為慎重,以防冒考、頂替等舞弊。
提學官坐在大門正中的椅子上,兩排站著的都是各位考生的認保廩生。
官吏對著點名薄點名考生,考生上前應答,大聲說是誰誰誰作保的,此時該考生的應保廩生便上前甄別,若是發現不是自己應保的,則要當場提出,提學官則會將其作為冒考當場懲辦,後果很嚴重的;應保廩生發現確實是自己應保的,要大聲說廩生某某某保,這樣才算點名完畢,考生方可入場。
“下河村人朱平安,由廩生孫宏誌、劉川聞、張放翁作保。”
輪到朱平安時,朱平安上前拱了一禮,大聲唱保。
很快便聽到恩師孫老夫子及數位恩師好友的應保,“廩生孫宏誌保”,“廩生劉川聞保”。“廩生張放翁保”
應保完畢後,官吏點頭示意朱平安進場,此時朱平安方有時間和恩師孫老夫子等人有了實現交流。
這一次孫老夫子的眼神倒是頗有嘉許。
朱平安與孫老夫子對視完,匆匆掃了提學官一眼,提學官是一位很有官威的五十餘歲男子,很有氣場,方臉長須,看上去頗為公正。
隻看了一眼,朱平安便被領路小吏催促前行。
江南貢院大門為三闕轅門,木結構,中通人行,兩側是封閉的。正門五間大小,正中門上為牌匾"江南貢院"。左額"辟門",右額"籲俊"。正門有一對一米多高的石獅子,兩旁有牌坊各一座,書曰:"明經取士"、"為國求賢"。
朱平安有小吏領著進了江南貢院大門,進了大門再往前走不到兩米便見兩個碑亭,其中一塊石刻紅字“整齊”,另一塊碑則刻了“嚴肅”二字。
小吏領著朱平安再往前走了一小段距離,朱平安便被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築給震驚了,這是一座方形的三層高大建築,大門上懸有橫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底層四麵為牆,各開有圓拱門,四簷柱從底層直通至樓頂,梁柱交織,四麵皆窗。站在樓上肯定可以一覽貢院,等到點名結束提學官和監考應該就是在這個樓上,號令和指揮全考場。
這不愧是可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