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吞入了最後一口殘陽餘輝,夜幕就這麽如戲台上的黑幕,慢慢的落了下來。
鑒於今日狀態不佳,朱平安在書桌留下戒酒二字後,便回到床上睡了。
夜闌人靜,一切都進入夢鄉。
第二日朱平安被一陣敲敲打打的聲音吵醒,揉了揉眼睛,昨日微醺的腦袋此刻終於恢複清醒了,久違的清晰感,以後可不敢再那般飲酒了,至少在冠禮前不能這般飲酒。
大明朝還是非常重視華夏禮儀製度,明洪武元年詔定冠禮,從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製訂了冠禮的儀文,總的來看,明代冠禮比較盛行。尤其是讀書人,都要經過冠禮才能宣告承認,屆時會被賜予表字。
隻是不知道外麵為何這般敲打,朱平安起身穿好衣服,從水桶裏用水瓢舀了一瓢清水倒在水盆裏,準備洗漱。才將手放在水中,朱平安便聽到敲門聲混合著嘈雜的敲打聲傳來。
是誰這般沒有節操,大清早的就這麽亂來。
朱平安甩了甩手上的水珠,走到門前打開房門,然後便看到店掌櫃正一臉討喜的笑看自己,他身後是兩位差役,大紅差服,一人手持紅紙,一人手持一麵小銅鑼。
“兩位差爺,這便是朱平安朱公子了。”店掌櫃點頭向兩位差役介紹,然後又雙手抱拳,一臉笑容的恭賀朱平安,“恭喜朱公子,賀喜朱公子。”
童子試經過三級嚴格的考試,考中者才能獲得秀才功名,當個秀才確實不容易,所以童生考中秀才後,便有專門的報喜之人——報差,前來報喜。
朱平安看著報喜的差役,微微有些詫異,雖說自己知道會有報喜。但是報喜不是都往家中報喜嗎,怎麽這往客棧來了?
“朱公子切勿奇怪,報喜之人昨日便已從應天前往貴府了,我們兄弟二人也是走個過場。恭喜朱公子高中安慶案首,公子年少有為,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差役中手持紅紙的那位差役是個口才好的,拱著手說著恭喜話。
“多謝兩位吉言,有勞二位跑一趟。一點心意不成敬意,請二位買杯茶潤潤嗓子。”朱平安憨笑著回禮,然後從袖褡中取出兩角碎銀子,不著痕跡的塞到兩位差役手中。
兩位差役虛意推辭幾下便收下了,摸著手心裏的碎銀子,臉上笑得更燦爛了,這位小公子不愧是案首,出手就是大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