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寒門崛起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一百四十三章誤會(2/4)

br> “那我們二人就卻之不恭了,哦,差點忘了正事了。公子於今日午時還要前往江南貢院書寫親供,也就是寫自己的年齡、籍貫、三代履曆,並要注明身材、麵色、有無胡須等,這都是每年的慣例了。公子寫完親供,由教官審核並蓋上印鑒後,還要送交提學官大人,當然公子隻需寫完親供就可以了。”手持紅紙的差役將碎銀子收到袖子後,拍了一下腦袋,便又向朱平安仔細的交代了起來。


“公子已是秀才了,午時前往江南貢院時不妨換成生員服飾。免得有人尋公子的不是。”另一位手持小銅鑼的差役倒是個細心的,提醒了一句。


“多謝提醒。”朱平安拱手道謝。


在明建立初期,為了鞏固統治,在衣冠製度上采取了恢複漢族的傳統。去除元代影響的措施。全麵恢複漢族衣冠。洪武初,朱元璋上采周漢,下取唐宋,主要從麵料、樣式、尺寸、顏色四個方麵,確立了明代服飾製度。生員也就是秀才的服飾也有詳細的製度,“生員衫。用玉色布絹為之,寬袖皂緣,皂條軟巾垂帶。凡舉人監者,不變所服。”讀書人沒考上秀才前是不得穿秀才服飾的,隻是洪武年後就沒那麽嚴格了。


母親陳氏給自己做的長袍雖說也是讀書人穿的,但是畢竟不是標準的生員服飾,所在朱平安在送走掌櫃的及兩位報喜差役後,便下樓去街上找一家成衣店,買一套生員服來應應急,可不想成為生員的第一天就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朱平安前些時日總是關注飯館之類的了,成衣店倒是從來沒有關注過。


朱平安從客棧出來,便隨意的尋了一個方向去找成衣店,街上店鋪很多,隻是成衣店倒是少見的很。


走了好一段距離才發現一家布店,生意還不好,門可羅雀。


朱平安走進去,店夥計過來招呼也都是無精打采的,“公子需要些什麽,我們店裏各種布匹綾羅綢緞應有盡有。”


“我想買套成衣。”朱平安開口道。


“成衣,本店也有。”店夥計領著朱平安往裏走,“公子請看,可有相中的?”


“我想買套生員服。”朱平安看了下店夥計推薦的衣服,微微搖了搖頭,沒有一套是生員服的。


店夥計聞言,興致缺缺,擺了擺手,“生員服小店從沒做過,不瞞公子,附近怕也是不會有公子需要的生員服,公子若真是需要,不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