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官宣布開始搜檢前,諸位還有機會,除卻各自不甚攜帶的違規之物。本官既往不咎。從現在起,本官予你們十息的時間。”
中年官員說著,便一揮手,在場的所有官吏及軍士全都轉身背向考生,考生方向形成了視覺死角,看不到考生的任何行動。
然後
朱平安就看到了一些小紙條、蠟團。巴掌大的小冊子等等作弊工陸續的被拋到一邊的牆腳,甚至還有一個瓷枕。
呃,舉人也是搞小抄的。
果然大家都是一樣的,朱平安不由笑了,就像自己曾經讀研時一樣,研究生們考試也是各種手段齊上,透明膠粘小紙條在再清水裏浸泡然後貼在水杯上啊,微信共享群啊,縮印小抄啊等等。
“很好,開始搜檢。”
十息之後,中年官員看著地上的花樣百出的小抄,滿意的點了點頭,示意負責搜檢的官吏及軍士將舉人考生分為數組,開始搜檢。
官員在一邊監視,具體搜檢工作由大兵負責。
所攜帶的行禮及用品,搜檢起來跟鄉試差不多,衣帽、袍服、鞋墊、襪子等等都要被搜查,衣服都不有裏,坐墊隻能是一層的,硯台厚了不行,毛筆得是鏤空的,食物也要切開等等,跟鄉試差不多。
看了第一位接受搜查的考生被搜查的全過程後,朱平安還是不得不說會試的搜檢比鄉試及童生試要嚴格很多,因為除了你攜帶的行禮及用品,你整個人也要被嚴格的搜身檢查。
怎麽搜呢,就是解衣,由著幾個大兵在你全身抓來揪去,搜查可以說無微不至,怎麽說呢,就比如以下都是必經程序。
張嘴,嗯,嘴裏沒有藏東西。看看耳朵,嗯,耳朵眼裏也沒有藏東西。頭發呢,嗯,頭發裏也沒有。身上呢,有沒有刺字墨印之類的。
查完這些身上能藏東西的地方還有一個,你懂的,也要檢查。
看著最前麵的幾位仁兄麵紅脖子粗的接受檢查,看著幾位大兵帶有故意性質的無微不至的搜檢。
朱平安對一句話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那就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這句話,或許就是從這個時候來的吧。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大部分文人和大兵打交道,大約就是從貢院這個時候開始的。大兵們挎著腰刀,很是威風,平日趾高氣揚的舉人老爺們,此時像三孫子一般垂頭搭腦,在烈日下要多蔫有多蔫,大兵們對他們呼來喝去,他們連個屁也不敢放。就這樣,舉人公們一個個地要經過搜查夾帶,驗明正身這道程序,而兵爺們也趁機發泄一下對舉人老爺的不恭,搜查時無微不至到解衣,扒開五穀道。
文人是多麽驕傲的存在啊,死的時候都要擺造型呢,這個時候竟然要被人如此對待。
為什麽曆史上,文人總是跟武人過不去,為什麽那麽多文人用盡手段往屎裏整武夫。
為什麽?
他們哪裏來得那麽大的火氣和仇恨?
現在想起,估計也是在應舉時受過大兵此類侮辱,積怨之深,以致失態滅性了吧。(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