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寒門崛起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三百七十七章授官(2/2)

,才離開了嚴府。


第二日一大早。朱平安又一次穿著正式冠服,衣冠楚楚的早早的往鴻臚寺而去,從今天開始便是為期三日的鴻臚寺培訓,主要是學習禮儀。


鴻臚寺是正四品衙門。主要負責朝會、筵席、祭祀讚相禮儀等事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點像是中央黨校。┡╋要┣╠┢看書┣┝朱平安他們這三日便是集中學習朝會、筵席、祭祀等禮儀,三日培訓即可畢業,第四日便要正式參加朝會,向嘉靖帝謝恩。


在鴻臚寺的第一日,朱平安他們便被授職了。所有新進進士都被直接授官了。


明朝和清朝不同,明朝不需要朝考,殿試後就直接授官。如果是清朝的話,還需要經過朝考,新進進士根據朝考成績分配,最優者分配為翰林院庶吉士,其餘用為主事、中書、知縣等職。不過明朝不需要,明朝直接授官。


禮部將蓋有大印的授官榜單並相應朝服一並送到了鴻臚寺,由鴻臚寺公示和分。


朱平安作為狀元,毫無意外的按照慣例,被授予了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這是明朝以來的慣例了,翰林院修撰一直都是狀元郎的自留地,一旦點中狀元便會被授予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張四維被授予了翰林院編修。


張四維的這個翰林院編修和朱平安的翰林院修撰雖說隻有一字之差,但待遇可是千差萬別,修撰是從六品,編修正七品職位次於修撰,與修撰、檢討同稱為史官。


不過就這也讓張四維興奮的找不到北了,仿佛被天降狗屎運砸中一樣,因為編修這個職位也不是隨便人都上的,這個職位一般是一甲二、三名及二三甲中有前途的進士擔任的。自己被授予翰林院編修,那豈不是意味著自己被劃歸到有前途的一類進士中了,所以張四維才興奮不已。


其實,事情真相沒有張四維想的那樣複雜,不過也不會有人能猜出來。


嘉靖帝在瀏覽吏部呈遞的授職名錄時,看到了歐陽子士這個名字,然後便覺的礙眼不已,“陽”“恙”,我大明豈能有恙,翰林院乃朕顧問之所,放到翰林院,看著膈應,還是放到六部去吧,眼不見心不煩。


劃掉了歐陽子士的名字,嘉靖帝在往下看名單的時候,看到了張四維的名字。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這句話,就像流星一樣劃過了嘉靖帝的腦海。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那四維張了呢,豈不是江山永固了。


然後嘉靖帝低頭將張四維的名字又看了一遍,越看越舒心:張四維,張---四維,四維即張,好名字!


王世貞被分配到了大理寺觀政,也就是所謂的觀政進士。觀政也就是實習的意思,有缺就補上。


其餘的新進進士也都按照傳臚名次各有任命,隻有少數十來個人優異者被選為選庶吉士,中間名次大都像王世貞一樣派到六部都院通政司等重要衙門觀政,後麵差一點的送地方各衙門觀政。


不過歐陽子士有些例外,名次也算靠前,朝裏也有嚴嵩嚴世蕃這樣的大腿,不過分配結果卻是出乎他的意料,也出乎了絕大多數人的意料。


直接分配到景王府觀政去了。


歐陽子士看著授官榜,半天沒說出一句話。


ps:非常抱歉,天氣降溫感冒了,今天尤為難受,暫且一更,明天我盡量補上。如果補不上,我就在年假補上,把以前的也都一起補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