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謙虛了。”
眾人紛紛搖頭,表示嚴嵩謙虛了。
嚴嵩仍是笑著搖了搖頭,“今日老夫就不跟你們爭了,嗬嗬,這樣吧,除了我之外,諸位再猜猜看。”
這是一種自信的謙虛,就像班裏的學霸謙虛的那樣,不行不行,這次考試我沒複習好,肯定考不過你們,這次我就不跟你們比了......
嚴嵩這麽說了,眾人也識趣沒有再拍馬屁,過猶不及,再拍就拍到馬腿上了。
於是,眾人紛紛又開始猜測了起來。
“我覺的是張大人,張大人對於祭祀的青詞最是在行了,上次張大人春祭的青詞就得了聖上讚譽......”
“我覺的是李閣老,李閣老寫了二十多年青詞了,經驗最是豐富......”
“劉大人吧,劉大人的青詞上呈前,我看了,文采盎然,言辭誠懇,上佳之作。”
“袁煒吧,袁煒舉筆立就,得到聖上讚賞最多,我看十之*是袁煒。”
“嗯,張大人所言甚是,我也覺得是袁大人,上次袁大人的‘洛水玄龜初獻瑞’對聯,何人不知,何人不讚。在青詞一道,袁大人已是登堂入室矣。”
“有道理,附議。”
雖然意見不一致,不過猜測袁煒的有好幾人。
這讓坐在下首的袁煒,嘴角就沒合上過,謙虛的說著不敢不敢,但是腦袋已經四十五度仰望房頂了。
雖然你們官職比我高,但是青詞一道,我袁煒敢說二,你們誰有資格說一!
一副高手寂寞的樣子。
尤其是袁煒在掃過坐在上首位置的徐階時,眼神更是有一抹寂寞。
剛剛眾人猜測,也都沒有一個猜測是徐階的。
在他們眼中,徐階屬於班裏的刻苦用功的孩子,但是沒有慧根,雖然徐階常常給嘉靖帝寫青詞,毛遂自薦也好,奉旨寫也好,是寫了很多青詞,在數量上絕對是這些人當中比較多的那幾位。但是,對於徐階的青詞,嘉靖帝還沒有讚賞過呢。
一次也沒有。
也不是說徐階寫的青詞不好。徐階青詞寫得好,不過也僅限於好,距離“彩”還差那麽一點。
還沒有達到讓眾人眼前一亮,讓嘉靖帝讚賞的地步。
缺些靈氣。
所以,眾人這次猜測時,沒有把徐階當成潛在對象。(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