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當鋪的朝奉們都覺得這畫隻值十兩銀子,但是老掌櫃立排眾議,答應了周姓勳貴要求的三十兩銀子,讓人按照三十兩銀子立了當票,並將當期設為了三個月。
這是活當,三個月的當票,意味著三個月內隻要你支付三十兩本金和三兩三分的利錢就可以把畫贖回去,但如果過期不贖回的話,那畫就歸屬當鋪所有。
交易完成後的當天晚上,當鋪打烊後,老掌櫃一個人在當鋪將畫取了出來。點亮油燈,仔細觀察這幅畫,用手在畫各處摸索,最後終於發現了隱藏在畫中的秘密。
一般的畫卷軸部分都是用實心的棗木或者梨花木等做成,而這幅畫的卷軸部分卻是用上好的瀟湘竹做成的,用手敲了敲,內有回音,是中空的。
老掌櫃發現後露出了一絲笑意,然後再卷軸處摸索了片刻後,就發現這卷軸是兩段竹子做成的,用手按照順時針方向旋轉的話就能將其中一段抽出來。抽出後,發現另一端露出了一塊絲綢,將絲綢從中小心的抽出來,然後就發現了一串13顆罕見的老坑玻璃種極品翡翠手鏈。
老掌櫃對玉石深有研究,這一串13顆翡翠,顆顆珠圓玉潤,色澤勻稱統一,應該是出自同一塊石料,價值連城。
估計是周姓勳貴的祖先隨軍征討南蠻緬甸的時候繳獲私藏下來的,藏於畫中也是處於保密的緣故吧,“管中窺豹”就是藏寶的密語,實質為“管中窺寶”。
饋,遺也。——《廣雅》
管中饋寶,也就是,竹管中遺有珍寶。
周家家道中落,再加上靖難之役時站錯了隊,遭到了打壓和清洗,導致這一口耳相傳的秘密中斷了吧。
老掌櫃不動聲色用絲綢將手鏈包好,重新放回竹管內,再將卷軸複合完好,原物放回。
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周家靠變賣家底維持生計,哪有贖回的可能。果不其然,周姓勳貴很快就花天酒地敗家敗完了這三十兩銀子,沒有按期贖回當物。
於是,興隆昌當鋪的老掌櫃就發了一筆驚天的橫財。
一代又一代
這個典故就被當成經典案例,教育每一位新入行的朝奉,教育他們估值時把眼睛擦亮、擦亮再擦亮。
想到這後,張朝奉忍者刺鼻上頭的臭味,再一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