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好,被我率軍一陣掩殺,足足斬首五十九......”
趙大膺赤著膀子,伸手反指著傷痕,詳細講解它們的長短尺寸、受傷年代,如數家珍一樣,一一跟眾人道明傷疤來曆,慷慨激昂,唾沫星子橫飛。
每一條傷疤,趙大膺都配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眾位官員聽得熱血沸騰,仿佛親曆戰場一樣,仿佛親眼看到了一員虎將身披赤紅戰甲在敵軍中來回往來衝殺一樣。
“好!”
“彩!”
“真是一員虎將!”
“如此猛將,真乃當時趙子龍!”
“有趙將軍此等血勇虎將在,何愁韃靼不滅,何愁倭寇不除!”
“趙將軍真是勇猛萬人敵,有趙將軍真乃我大明之幸,若人人都如趙將軍,那我大明必將再次封狼居胥。”
在趙大膺每介紹完一條傷疤,堂上堂下都會有一陣叫彩聲,尤其是旁聽席上的武官更是踴躍,堂上堂下的眾位官員都被趙大膺的傷疤震撼到了。
不僅僅是嚴黨,包括李黨、中立黨派,眾位官員皆是一致好評!
嚴黨就不用說了,即便趙大膺沒有傷疤,即便趙大膺是個酒囊飯袋,他們也是站在趙大膺這一邊的,這是立場。
而李黨、中立黨派的官員一開始的時候,心裏對趙大膺多少還是有偏見的,朱平安彈劾趙大膺殺良冒功的奏折寫的很好,寫的怵目驚心、鮮血淋漓,寫的振聾發聵、直指人心,他們剛得知奏折內容時,心裏是震撼的,憤怒的,天下竟然有如此喪盡天良之人......
不過現在
看了趙大膺後背縱橫交錯、蜈蚣一樣猙獰的傷口後,他們卻說對趙大膺刮目相看。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朱平安的奏折寫的雖好,可也隻是紙麵文字而已,他們又不是親眼所見,此刻親眼目睹了趙大膺後背犬牙交錯的刀傷、劍傷、箭傷,已經被震撼到了。
心裏麵也不由浮現老祖宗留下的這條理智之言: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從這件事,他們又重新掌握了這句話。
縱然立場不同,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