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揭下封條的動作來看,這封條不像是數月前粘上去的,而是像幾個小時前剛粘上去的。封條揭的很完整,漿糊也並未幹透,匣子上還有淡淡的潮痕。
“回稟大人,封條已查驗無誤,正是兵部庚戌年九月封印,筆注為百戶趙大膺獻首五十九項。”刑部官吏揭下封條後,核對了封條上的信息後,向公堂回稟。
“傳閱與諸位大人核驗。”主審官依次驗證後,令人將封條傳給眾人核驗。
“嗯,沒錯。”
“沒錯,正是趙千戶當年所獻首級,時間日期還有兵部印鑒確定無誤。”
眾位官員審閱完封條後,點了點頭。
“下官有一處不解。”
當封條傳到朱平安這裏後,朱平安用手摸了摸封條,看了下封條後的漿糊,然後向前一步,舉起封條道。
“嗯?”刑部侍郎王學益將目光看向朱平安。
“封條日期為庚戌年九月,為何已過數月此封條漿糊尚未幹透?”朱平安將封條拿在手中,舉在高處晃了晃,目視主審席朗聲問道。
咦,漿糊真的還未幹透?
在朱平安的提醒下,旁聽席上的官員也注意到了這一點,用手撚了下封條,手指上蹭下來一塊軟軟的漿糊。
一時間
旁聽席上開始議論了起來。
封條漿糊未幹透,豈不是說這封條是剛貼上去的,如果說封條是剛貼上去的那,那這木匣子內的首級,可就不能保證是去年趙大膺所獻的那批首級了。
完全可能會被動手腳......
看著公堂下起了質疑的苗頭,刑部左侍郎趙虯站了起來,向眾人解釋道:“這個問題,就由本官來解釋一下吧。諸位大人,此黑漆木匣內存放的乃是韃靼首級,大家也都知道,這首級放上幾天可是會腐爛的。為了保存首級,我兵部工匠在木匣內盛滿了石粉,此種規格木匣可放首級三十具,為了保存首級,要定時更換石粉,以防石粉受潮。按製,每次更換石粉時,必有兵部主事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