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排低矮廂房,作為無逸殿的配殿。
在正殿左右兩側有兩座碑亭,分別名為“禦製無逸殿左碑亭”和“禦製無逸殿右碑亭”,左右碑亭式樣與國子監的敬一亭類似,是小型的殿堂式建築。
在正殿前還有一個亭子,名曰“豳風”,豳{音bīn}風,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豳是先秦古地名,周族部落的發祥地。
這個亭子距離無逸殿院落正門最近,朱平安走近前去,一眼便被這個亭子北壁的金磚牆麵吸引了目光,嘖,還真有用金磚鋪設的牆麵,朱平安有些咂舌,從亭外可見金磚上刻著“禦製題豳風圖詩”,題目比較大看得清楚,具體詩句看不太清。
“子厚,你來了。”
正當朱平安要走進豳風亭,看一下碑刻的時候,聽到身後傳來一聲溫和的招呼聲。
朱平安回頭便看到了翰林院的上司同仁——翰林院侍讀學士李春芳,於是便轉身拱手笑著與李春芳見禮,“見過李大人。”
在無逸殿碰到李春芳,朱平安並不奇怪。在明朝,閣老大都出身於翰林院,在內閣輔助閣老的輔助官員出身翰林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李春芳是翰林院侍讀學士,資曆比自己老,又是未來的閣老之一,早早的司直無逸殿,再正常不過了。
另外,李春芳可是有名的“青詞宰相”,值宿無逸殿的不僅僅是內閣輔臣,嘉靖帝齋醮活動很多,對青詞的需求與日俱增,侍奉青詞的大臣也常駐西苑無逸殿。
“子厚,毋庸多禮。”李春芳溫和的笑著回道,然後示意朱平安與他一道去拜見閣老,“隨我來,我先帶你拜見下三位閣老。這豳風亭,子厚日後有暇再看不遲。”
“多謝李大人提醒。”
朱平安拱手道謝,李春芳提醒的很對,自己初來乍到,總要先拜下碼頭再說。
“你我同出翰林院,何須如此客氣。”李春芳微笑著擺了擺手,然後便帶朱平安向正殿走去。
朱平安整理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