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朱平安拱手向賈郎中道謝,然後又拱手向張管庫等人告辭。
“不麻煩,不麻煩。”賈郎中笑著回道,在前麵引路,“子厚,這邊請。”
太倉銀庫庫區占地數百畝,大小差不多是34左右的普通大學校園,麵積很大。
當然,這隻是銀庫庫區,太倉糧庫更大,是銀庫的幾十甚至百餘倍,隻是通州就有七百餘座太倉糧庫。
太倉銀庫庫區與太倉糧庫、甲仗、棉麻、顏料、錢鈔等庫區是分開的,是基於安全考慮。
“子厚,咱們這戶部太倉銀庫是在正統七年設立的,專門儲備金銀的,與太仆寺的常盈庫、工部的節慎庫、光祿寺的銀庫,共同組成了咱大明的銀庫。當然,咱戶部的太倉銀庫是最為重要的,當時設立時太倉銀庫主要是承擔軍事開支,當然,現在不同了,首先承擔的就是九邊年例,也就是發太倉銀以濟九邊,單單這一項就不是小數目,正統、景泰年間時不過十多萬兩,到了弘治、正德年間時就增加至了四十餘萬兩,現在呢,每年至少都是六七十餘萬兩,多的時候百餘萬兩都不再加上九邊額外奏討,又是數十萬兩。去年,但是大同一鎮,就額外奏討了七十餘萬兩!”
賈郎中一邊領著朱平安在太倉銀庫庫區轉,一邊給朱平安講著太倉銀庫的起始、現狀等。
朱平安做了一個很好的聽眾,洗耳恭聽,不時回一“嗯”、“啊”等,一副認真聆聽的模樣。
“其次就是官俸和軍餉了,所謂‘公侯伯祿米折銀,在京文武百官及京城內外衛所官兵折俸’,這一項下來,現在每年大約70萬兩,而且呈增加態勢。”
“還有就是供應內府,從聖上繼位以來,不算前天聖上下旨‘撥款二十萬兩令陶天師於武當山建元嶽行安神之禮’,就已經從太倉取銀一百餘萬兩入內府庫了。”
賈郎中說到供應內府的時候,很是謹慎,聲音也完後看著朱平安,頗為感慨的說道,“所以到現在,咱這太倉銀庫的家底是越來越薄嘍”8)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