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不管的話,恐怕結果會更糟,信徒流失,甚至可能都會影響到佛運。
這種熱血扇動式的文章,最是能誤導沒有多少分辨能力的芸芸大眾了。
至於這麽做有什麽後果?
聽說朱平安是一個讀書人,又是個六品小官,肯定有諸多顧忌,不會像市井潑皮那樣動手動腳。
最多發個檄文,或者氣勢洶洶的來爭辯吧。
不過若是能引起朱平安前來辯論佛道,那是最好不過了。
若論辯論,佛教還沒有怕過誰呢。佛教重視崇尚爭辯,很多佛教的奧義就是通過互相辯論才領會的。綿延千年的佛道之爭,在前朝不是以道教徹底落敗而告終的嗎。道教厭元朝憲宗八年和至元十八年的兩次辯論中敗北,使得朝廷兩次下令焚毀道經,從此道教日趨式微,佛教大興。
若是朱平安來爭辯的話,正好可以泯滅朱平安文章的影響,為佛教的興盛再添一把火。
善哉,善哉。
於是,白雲寺的大門前就多了一塊“朱平安與狗不得入!”的牌子。
白雲寺方丈等人想的很周密,但是他忽略了,朱平安是男人是讀書人,但是有人不是啊。
李姝聽完包子小丫鬟的敘述,黛眉上揚,漆黑如墨的眸子澄若秋水,纖纖玉手捂著櫻桃小嘴咯咯嬌笑起來,但是聲音裏卻沒有一絲暖意,反是寒意逼人,如風雪中盛開的一朵紅梅,“咯咯好一個得道高僧,好一個白雲寺畫兒,你去吩咐王小二,讓他多帶些人手,砸了那勞什子白雲寺的大門,再把這詩,塗在大雄寶殿上”
說著,李姝取了筆墨,在宣紙上寫了一首詩:龕龍去東涯,時日隱西斜。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小姐,真要砸門嗎,咱們找什麽理由啊,不會給姑爺惹麻煩吧?”包子小丫鬟問道。
“我不高興啊,這理由還不充分嗎?”李姝櫻桃小嘴上揚了一個美麗的弧度。
“那會不會給姑爺惹麻煩啊?”包子小丫鬟又問。
“惹麻煩?咯咯,說不定,我這一砸,你家姑爺還要升官呢”李姝漆黑如墨的眸子裏閃爍著熠熠光澤……
包子小丫鬟一臉茫然,這不是惹禍嘛,怎麽還會升官呢,小姐不會是氣糊塗了吧。
“那這經文咋辦啊,砸了人家寺廟大門,還怎麽祈福呢?”包子小丫鬟又想到一事。
“不抄佛經了,改抄道德經,送到道觀去祈福”李姝嫣然一笑,且妖且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