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寒門崛起 > 章節內容

我的書架

第八百三十三章義利之辨(2/3)

了與這個時代主流觀念不同的觀點。


這就是時代的差別了。


雖然在明朝,商人的地位已經好多了,不過跟現代還是沒法比。他們永遠也想不到幾百年後有個商人會被全民稱為“爸爸”,他們更想不到幾百年後西方強國的財團政治......


“可笑,焉能不分貴賤先後。荀子有言:為事利,爭貨財,唯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


又有一位官員起身反駁朱平安,一臉少年郎你的思想很危險呢的表情。


“就是啊子厚。商人重利無義,為人所不齒。《禮記·王製》曰:工商‘出鄉不與士齒’,就是明證。”緊接著就有官員附和。


這些官員骨子裏都是根深蒂固的大文人思想,滿腦子都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當然,之所以有這麽多官員站出來奚落朱平安,還有站隊的原因。


朱平安是太倉一案的揭幕者。


太倉一案牽連眾多,很多官員都被罰銀罰俸,嚴黨中就有數十位官員被罰銀,李默一黨也有多人被罰銀。在場眾人就有不少人被罰了銀子,或者親友有人因此被罰了不少銀子。


如果不是朱平安這個喪門星,我也不會被罰銀......這是很多被罰銀官員的心聲。


可以說,朱平安以一己之力幾乎得罪了小半個官場。


當然,當聽說朱平安自己也被罰銀時,眾多官員稍稍出了心裏的一口惡氣,活該,自作自受了吧。後麵聽到朱平安被罰破產被迫去經商時,心裏麵更是一陣舒爽。


當得知,朱平安經商做的還是臊臭的豬下水生意時,更是忍不住嘲笑不已。


狀元郎乃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千軍萬馬之中一馬當先過了科舉的獨木橋,好比是鯉魚躍了龍門,結果你躍了龍門後去折騰豬下水去了。


這不是笑話嗎!


“非也,不可以偏概全。夫商與士異術而同心,故善商者,處財貨之場而修高明之行,是故雖利而不汙。”


朱平安拱手,淡淡的回道。


雖然商人和士人的謀生的方法不同,但是內心都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