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後半首之後,這首詩可就脫胎換骨、畫龍點睛了,這首詩就不是一般的詩了,足以列入前十佳作之中。
通篇看來,朱平安是故意的。前半首不溫不火,是在為下半首做鋪墊,前半首越是不起眼,後半首越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李東堂讀完之後,醉白詩會也安靜了。
足足過了三秒之後,醉白詩會才重新有了聲響和討論之聲。
和涼棚詩會差不多,有人覺得朱平安寫的好,狀元郎不愧是狀元郎,寫詩還真是有一首;可是更多的人覺得朱平安誇誇其談、過於自傲了。
“少年郎,自信點是好事,可是自信過頭自傲了,紙上談兵,誇誇其談,那就步了趙括的後塵了。”
“就是啊,嘴上沒毛,口氣倒是不小。”
“漢家天下四百年,盡在留侯一箸間……一個弱冠少年,還真敢說……”
“稚氣未褪,大言倒是不慚。”
這一類唱衰朱平安的聲音,比涼棚詩會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是景王府的,朱平安是裕王府的,雙方立場不同嘛,景王府眾人心裏和嘴裏更不願意承認朱平安的詩作,所以diss朱平安的聲音此起彼伏,一句接著一句。
其實說起來,朱平安年紀不大,也是給他們留下比較明顯的話柄了。
景王坐在主位上,不置可否,手指輕輕的敲著桌子,似乎是在和著歌姬的節拍。
徐溥雖然沒有參與diss朱平安,但是聽到周圍眾人diss朱平安的話語,還是很受用的,用鼓勵的眼神看著那些diss朱平安的人,默默的鼓勵他們。
“到底是年輕人呢。”錢東陽搖了搖頭,感慨了一句。
錢東陽隻是感慨了這一聲,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眾人聞言後,diss朱平安diss的更起勁了。
“殿下......”
在一陣diss聲中,內侍又一次捧著一份墨跡未幹的宣紙小跑而來。
“隔壁又有誰作詩了嗎?”
“算起來,隔壁該做詩的都做了吧?剩下的也都是小魚小蝦了吧。”
“隔壁還能有什麽好詩。”
眾人對此並不怎麽好奇,不以為意。
“誰作的?”
景王在接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