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平安端坐高堂之上,仔細端看堂下的原被告雙方。升堂前已經得知大體事由,十八位村民擊鼓鳴訟,言道他們發現了和尚和尼姑私通,當場將兩人捉來報官。 堂下報官十八位村民,一個個義憤填膺、激動不已,領頭的是位四十多歲的漢子,穿著比其他人要好一些,其他十七位村民都是典型的莊稼漢子。 被告的和尚和尼姑,年紀不大,都約莫二十左右,兩者被捆綁著,一身狼狽不已,和尚漲紅著臉,尼姑的腦袋都快耷拉到地上了,看架勢恨不得找一個地洞鑽進去一樣。 古人講究五聽斷案是有一定道理的。通過察言觀色,朱平安心中已有大致判斷。不過,審案不能憑主觀臆斷,還要講究證據與律法,這些具體都要通過升堂審案,才能對整個案子有真實、準確和具體的判斷。 “堂下原告姓誰名誰,家住何方,一一與本官報來。們人多,待們報完後,選個代表出來,再與本官本官細說,緣何捆綁兩位出家人來本衙。” 朱平安首先對堂下跪著的原告說道,令他們自報身份,之後選個代表出來回話,省的人多嘴雜,還說不到點上,等代表說完,其他人可以再補充。 “回知縣大老爺,小的是紅廟村的裏正張大龍,就住在紅廟村中間。” 領頭的漢子跪在地上磕了一個頭,抬頭對朱平安說道。 “小的是張大牛,也是紅廟村的,住的村西頭。” “小的是張鐵蛋,也是紅廟村的,住在大牛家旁邊,挨著村裏的大路上。” “小的王大蔥……” 十幾位村民跪在地上,依次磕了一個頭,磕磕巴巴的報上了姓名住址。 報完之後,裏正作為代表,跪在地上將報官的事由詳細的講了出來。 “啟稟知縣大老爺,小的們都是紅廟村的正經人家。我們村叫紅廟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