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我們要跟將士們吃一樣的飯,將士們吃什麽,我們就吃什麽,不要開小灶,不要搞特殊對待,不然休怪我拂袖而去。”
張經對朱平安強調道。
“總督大人放心,這是自然。”朱平安自然點頭,他本來就是這樣考慮的。
張經都點頭了,其他人雖然養尊處優慣了,雖然他們更願意美酒佳肴,對浙軍的大鍋飯並不感冒,但是張經都點頭了,他們也隻能跟著點頭。
很快,晚飯的時間到了,浙軍各營將士結束了操練,排著整齊的隊去吃飯。
張經也帶著眾人跟上將士們,一同前往,看看浙軍將士們是如何吃飯的。
浙軍的食堂場地很簡陋,就在校場一腳搭了一溜的草棚子,棚子下擺了一排排的長方形桌子,桌子兩邊各放一張長條凳子,這就是浙軍的食堂了。不過,簡陋歸簡陋,很是幹淨整潔,桌子、凳子都擦得一塵不染。
張經一行跟著將士們到了食堂後,詫異的發現將士們並沒有立馬進去吃飯,而是在食堂前列隊、點名。
“立定,向右看齊。”
“報數。”
“一,二,三,四......四十。報告,全哨四十人,實到四十人,全哨到齊。”
列隊點名完畢,這下可以進去吃飯了吧,張經一行心想。不過,讓他們詫異的是,列隊點名完了,將士們也沒有進食堂吃飯,而是在原地唱起歌來了。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沐浴皇恩重,打倒倭寇侵略者,消滅胡虜匈;
我是一個兵,愛君愛百姓,烈火戰爭考驗了我,立場更堅定;嘿嘿武器握得緊
眼睛看得清
誰敢侵我家國
堅決打他不留情......”
將士們開始唱起了朱平安修改的大明版《我是一個兵》,歌聲嘹亮,響徹雲霄。
很快,又一哨將士來了,同樣列隊、點名、唱歌,區別是歌曲不一樣。
“浙軍將士個個要牢記,四大鐵律十八斬;
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第二不拿群眾一針線,群眾對我擁護又喜歡;
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朝廷的負擔;
第四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將士忠君又愛民......”
兩哨將士唱著唱著,還互相較勁,拉歌起來了,你聲大,我聲更大,你唱的齊,我更齊,我精氣神還牛......
這是怎麽回事,吃飯前列隊、點名可以理解,你紀律嚴明,可是唱歌是怎麽回事?唱歌也就算了了,你們怎麽還拉歌起來了?這是幾個意思啊?!
眾人不由怔住了。
他們跟朱平安一直在一起了,朱平安根本沒有對將士們做這樣的指示和命令。
可見,這就是浙軍的日常。
在眾人詫異之中,張經不由眼睛一亮,輕聲呢喃了一遍,“沐浴皇恩,忠君愛民,聽指揮,不拿群眾一針線,保家衛國,打倒倭寇......於歌中灌輸教育,潛移默化。”
然後,扭頭對朱平安問道,“子厚,這就是你跟我說過的思想教育吧。”
“總督大人慧眼。”
朱平安拱手回道,列隊、點名、唱歌,飯前老三樣,正是朱平安從現代活學活用而來,效果也好的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