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報警,對閶門十裏大街和蘇州城示警,同時可以據堡阻擊、堅守、打擊倭寇。
除了哨堡外,朱平安還在楓橋下運河東岸,也就是楓橋大營這邊,沿著河道方向,建造一條一百多米、一人高的磚牆,作為浙軍火銃陣地。
這樣一來,浙軍就可以沿哨堡、楓橋、河牆、河道構成一道扼守蘇州西門戶的軍事防線。
一旦這條防線建成,朱平安有信心將來犯之倭寇打的落花流水,就怕倭寇來的不夠多......
楓橋防線方案形成之後,朱平安也不顧天色已晚,便馬不停蹄的帶著劉大刀等人進入蘇州城,拜訪蘇州知府尚大人,將楓橋防線方案給尚大人過目。
“太好了,朱大人不愧是朱大人,一座哨堡,一百米河牆,便使無險可守的蘇州城有了關隘,單憑這一方案就遠勝我蘇州府兵備司上下幾條街了。”
尚知府看了楓橋防線方案,聽朱平安講解後,對楓橋防線驚喜讚賞不已。
“尚大人對蘇州地理更為熟稔,對此還有何高見?”朱平安請教道。
“朱大人的方案很好,我沒有意見,不過竊以為哨堡是不是可以建造的再大一點,能容納更多將士,河牆可以建造的更長一些,更高一些,畢竟我蘇州不差銀子,一應花費,無論人力還是物力,皆由我蘇州府承擔,畢竟這都是為了守護我蘇州城。”
尚知府一開口就老凡爾賽了,把財大氣粗四個字體現的淋漓盡致。
“尚大人的意見很好,不過鑒於倭寇隨時可能對蘇州發動攻勢,哨堡和城牆規模都不宜過大,以便能快速完工啟用。這座哨堡建成後,可以在臨近再建造一座哨堡,形成掎角之勢,這一座哨堡可以建造的大一些。”朱平安回道。
“嗯,朱大人言之有理,倭寇隨時可能對我蘇州城下手,關隘越早建成越好。”
尚知府聞言連連點頭。
“事不宜遲,我這就令人著手準備,連夜掌燈打地基,建造防倭哨堡。”
尚知府說著就召集屬官,分派建造哨堡和河牆事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