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祭海大捷最大的功勞,至於朱平安,也隻好列為趙文華之下第一人。”
嚴世蕃道出了內情。
“啊?”
“這次還真是他朱平安走運了哈,在祭海大典上,涉及方方麵麵的人,確實不好隱瞞不報。”
“這次是例外,如果不是祭海大典這麽多人,實在是壓不住,不然即便他朱平安有密折專奏之權,咱們壓下他的功勞不報,也不是問題。”
在座眾人聽後,不由歎了口氣。
“算他這次走運!下次,他可就沒這麽好運了!”在座的一位官員撂話道。
“下次?還想有下次?!嗬嗬,倭寇可不是好相與的,他朱平安以前立的功勞,都是小打小鬧,倭寇最多千把人,他朱平安有點小聰明,小打小鬧還能濟事,占點小便宜!現在江南倭患愈演愈烈,倭寇兵馬迅速壯大,據說那徐海、麻葉、陳東等在鬆江府拓林聚眾四五萬之眾了,更別說汪直麾下倭寇近十萬眾了。我看,往後倭患的規模會越來越大,動輒都得上萬,他朱平安小打小鬧能占便宜,動輒上萬的大仗,可不是小聰明能濟事的,再有下次,他朱平安能保住他的小命就不錯了。”
羅龍文聽後,嗬嗬了一聲,分析了一下江南倭患大趨勢,唱衰朱平安。
“不錯,他朱平安也就是有點小聰明而已。往後再有倭患,若是再跟朱平安有關,咱們聽到的估計就不是他朱平安的捷報,而是朱平安的噩耗了。”
立馬有人讚同道。
“帶兵打仗,可不是做文章,他朱平安做文章有幾把刷子,帶兵打仗可是完全兩個領域,小聰明最多讓他在小規模戰事中占點小便宜,真要打大仗,他也就是趙括第二。”
有人跟著說道。
“就是,朱平安他不足為慮,他的座師徐階都拜倒在閣老座下,服服帖帖了,何況區區一豎子了,一點小聰明而已,不足為慮。咱們想收拾他,就能收拾他。”
座上有官員一臉自信的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