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刀劍。
這在獻俘隊伍眼中,就是危險分子。他們的遠去,讓獻俘隊伍鬆了一口氣。
一夜無事。
翌日,天不亮,劉牧他們拔營啟程,向著近在咫尺的京城加速前進。
同樣,天不亮,羅龍文等人已經帶著擬寫好的彈劾奏疏,直奔通政使司而去。
特別交代通政使司的官員,要過了巳時才傳至西苑,營造出一種“上午才得知蘇州府捷報,心中不平,立刻上書彈劾”的情形來,這就要有一個時間差。
就在羅龍文剛從通政使司出來的時候,西苑傳出紙條,召內閣值臣以及兵部、戶部、工部、吏部、大理寺、督察院等主要衙門的主、副官員入西苑無逸殿議事。
這幾乎相當於朝會了。
對於京城的大臣們來說,這很難的了,嘉靖帝已經很多年不召開朝會了,都是在西苑不定時、不定人的召請某位或某幾位大臣入西苑麵聖,像今天這樣一下子召集這麽多大臣入西苑議事,還是相當少見的。
往年,即便同樣年尾,嘉靖帝召集大臣入西苑的人數也不能和今天相比。
從西苑傳出紙條的內侍,將這次議事的主要議題也一並告知了一眾被召見的大臣。
這次議事的主題圍繞這幾個月以來朝野發生的大事,包括蒙古俺答諸部策,各邊軍餉用銀策,北方雪災救濟策,南方水患救濟策,各邊及地方官吏久任升除降調策,工部鑄錢策,更改鹽法策,王府庶人口糧策以及江南倭患策。
蘇州府大捷位列議題的最後。
“這下好了,不用通過通政使司往西苑通傳了,我自己帶去就好了。”
得到消息後,位列被召見一員的王侍郎得到消息後,從通政使司將奏疏拿回來,有些興奮的說道。
跟他同樣的還有好幾個。
嚴黨占據了朝野的大半壁江山,被召見的人員中,嚴黨分子也占據了一大半。
至於羅龍文等人,他們還不夠格被嘉靖帝召見,彈劾朱平安的奏疏還是要通過通政使司往西苑遞呈。(本章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