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聖說的關於天書起源自泰山,這隻能算是眾多版本的一種,是一家之言,無從考證。
他們可以說,你也可以聽,至於最後你信與不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為人間獨修天書最多之人,葉小川心中是在半信半疑之間。
時間線能對的上,不代表二聖說的這個版本便是最貼近曆史的。
太久遠了,至少過去了六七十萬年,人間文明在這段時間經曆了數次浩劫,雖然在南疆巫山玉簡藏洞裏,或許有保留著當年的一些曆史。
但是那個時代,人間文字是早已經失傳的古篆,就算從浩瀚的玉簡裏找到關於十卷天書的出處,當今人間隻怕也無人能認得上麵的文字。
不過,葉小川覺得既然二聖今晚一直抓著天書不放,肯定不僅僅是要教導自己“不破不立”,也不僅僅是講述天書的起源來曆。
他有一種感覺,二聖似乎是另有深意,尤其是第十卷儒道篇,似乎才是今夜二聖講座會的主題。
他抓住了重點,道:“兩位前輩,這儒道篇莫非一直在泰山傳承?”
二聖搖頭。
端公道:“儒道篇早已經失傳多年,但是也沒有失傳。”
這是一個悖論。
到底是失傳了,還是沒失傳?
上官玉忍不住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二聖微笑。
葉小川忽然明白了過來,道:“既然每一卷天書,都存在隱藏的奧秘,那失傳的隻怕隻是浮於表麵的文字。儒道的精髓換了另外一種方式,在人間傳承。”
這一下二聖是更加滿意了。
顏公點頭道:“不錯,人間失傳的,隻是儒道篇中關於修真煉道的法門。儒道篇中的另外一種力量,卻沒有失傳,並且得到發揚。”
不必顏公點透,上官玉已然明白,這股力量是儒家的學說思想,這一卷天書中蘊含著治國安邦之策。
或許對於大部分人類來說,其他九卷天書都是修真之法,是問鼎長生之術。
隻有這卷天書,才是對普通人有意義的。
儒家的思想,也影響了中土無數年。
夜,漸漸的深了。
距離黎明還有不到三個時辰。
百花釀在幾個酒鬼麵前,已經一滴不剩。
端公將最後一杯百花釀一飲而盡,笑著道:“顏公,咱們珍藏多年的仙釀,今夜飲畢,此生無憾也。”
顏公點頭,道:“能將這小子,扶上馬,送一程,我們兩個老頭子,也不算白在人間走一遭。”
說完,他轉頭對洞口道:“小餘,小石,你們過來。”
一直躲在暗中偷聽的餘海桑與石驚天聞言,趕緊小跑到二聖身後。
顏公道:“你們二人下山去吧,未來幾日,不論此處發生什麽異變,都不要靠近,並且要阻止其他人靠近這裏。”
二人神色一僵,不明用意。
餘海桑道:“老師,我們二人若是離開,誰來伺候你們?”
端公指著葉小川,道:“不是還有這小子嗎?去吧。”
此刻距離天亮還有一段時間,二聖讓兩位大儒離開,明顯不合情理,誰都察覺出來了這一點,可是二聖堅持,其他人也不敢違逆。
在餘、石二人離開後。
端公開口道:“葉小友,你可知道那位說書的老前輩,為什麽會指點你來泰山嗎?”
葉小川道:“不是因為二老知道天書的奧秘嗎?”
端公搖頭,道:“天書的奧秘,那位說書老人他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