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一輩子就算完成了母親的遺願。
自從見到雲乞幽之後,她這才知道,自己以前的心思是多麽的幼稚。
她是滄海一粟,又不是滄海一粟。
看似別扭的比喻,其實是指兩個不同的時代。
當人間太平時,每一屆水月庵的住持,都是滄海一粟般的小人物,沒人會在意一座位於五台山深處的破舊小庵。
當人間大變,浩劫降臨時,水月庵的住持就從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成為了可以左右三界平衡的支點。
葉小川沒有猜錯,水月庵如今的住持,並非是年邁的一念老尼,而是這位年輕的清影小尼。
至於葉小川猜測曆代水月庵的住持,都是當初盧腳僧與朱小妹的後人,這一點也是對的。
清影小尼正是朱小妹第四十七代後人。
關於葉小川猜測,水月庵與失傳多年的亡靈號角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也沒錯。
誰能想到,整天被一個小丫頭掛在腰間的大貝殼,就是令四方天帝、十殿閻羅談之色變的亡靈號角?
亡靈號角和夔牛大鼓一樣的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女媧娘娘所生活的那個年代。
人間第一次浩劫降臨,人間慘敗,為了保護人間的文明不至於中斷,生靈不至於滅絕,女媧娘娘在南疆開辟了玉簡藏洞,在北疆開辟人間兵庫,在中土組織了令三界為之顫栗的七組織。
是以,在悠久的歲月裏,天、人、冥三界中流傳著一句古老的話語。
“三界之中,人界最強。”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清影手中的那枚美麗的大貝殼。
貝殼不響,亡靈永遠無法從黃泉之路重返人間。
清影一直努力的想要吹響貝殼,甚至曆代水月庵的住持,或者說,朱苟與陸琳琅的百餘代後人,都想吹響它。
兩萬多年來,從未有人成功過。
清影很沮喪,按照娘親臨死前告訴自己的話,吹響大貝殼,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當貝殼發出清亮的時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