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小川胡思亂想的時候,後腦勺上被人拍了一巴掌。
抬頭一看,出手的竟然是那個胖胖的老先生。
胖老先生翻著白眼,道:“小子,顏公可有三十餘年沒有講學了,今日難得開金口,你這小子不用心聽講,胡思些什麽?瞧你剛才猥瑣流口水的模樣,怕不是想到一些齷蹉之事吧。”
葉小川感覺擦拭嘴角的口水,對著正在說講的顏公連連施禮道歉。
道:“抱歉抱歉,小子剛才走神了,想到了廣寒宮裏的嫦娥仙子與吳剛是不是綠了後羿,是不是生了一個種族出來,一時失態,還請顏老先生見諒。”
顏老先生一怔,隨即哈哈大笑。
笑了一會兒,他看了一眼旁邊的胖老先生,道:“嗬嗬,端公,這小子有點意思啊。有趣,有趣兒!”
胖胖的端公也笑的樂不可支,似乎覺得葉小川雖然離經叛道,但卻頗為有趣兒。
葉小川其實不太喜歡儒學,條條框框太多,而且非常迂腐,一個個都是隻會抱著《禮記》《論語》之乎者也的老古板。
上次自己在南疆的那點破事,就是被這些儒家大儒揪著不放,還寫了好多檄文聲討自己,將自己說成了一個大奸大惡之人,恨不得吃自己的肉,吸自己的血,將自己剝皮實草,最後用自己的骨頭去煲湯。
不過這兩個老頭子似乎不像自己印象中那些酸腐的大儒,很開明。
端公與顏公打趣了一番後,葉小川又問兩位老先生,九鼎之中還有沒有其他秘密。
自從去年搶得大青鼎後,葉小川就對九鼎很感興趣。
後來知道九鼎乃是大禹煉製的禮器,不是法寶,他的興趣才減弱了一些。
但他始終還是對九鼎存在秘密抱有希望。
修真者不知道的秘密,但儒家或許知道一些。
儒家源遠流長,在很久以前,也是一脈修真之人。
如以前琴棋書畫可以入道的年代,儒家輝煌的一塌糊塗。
李清風手中的那柄山河扇,就是出自昔日人間儒家一脈的法寶。
可惜經曆了幾次大浩劫之後,儒家修真一脈就沒落,尤其是最近幾千年,儒家修士幾乎絕跡,儒家一脈逐漸成為了朝廷教化世人的一派學說。
儒家今日的沒落,並不能否定它的昔日的輝煌。
儒家典籍名著《大學》中,有這麽一句:“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亦”。這句話蘊含著自然規律的大道。
儒家的思想是如今人間的主流思想,除了導人向善、教化萬民之外,在禮儀方麵,更是獨霸人間無數年。
就比如現在,所有的大典禮儀,包括昨天葉小川與雲乞幽定親的禮儀,都是儒家的禮儀。
儒學自成一係,卻又與其他學說相輔相成,很是深奧。
參悟儒家精髓,幾可通天。
顏公與端公這兩位人家資質最老的大儒,並沒有讓葉小川失望。
隻聽顏公緩緩的道:“說起九鼎的其他秘密,最大的一個莫過於它的一個很特殊的用途了。在《天禮器之曰》一書,記錄著九鼎除了可以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