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emcache::connect(): Can't connect to 127.0.0.1:11211, ������ӷ���һ��ʱ���û���ȷ�𸴻�ӵ����û�з�Ӧ�����ӳ���ʧ�ܡ� (10060) in D:\wwwroot\www.xsg.tw\inc\sql\memcache.php on line 24
第318章 弟妹你坐(5K3)(3/6)_2006:重塑人生_小說閣

第318章 弟妹你坐(5K3)(3/6)

燕郊一處小茶院,僻靜、清幽。


他約了一個人,一個正兒八經的專家,是以飛雲數據庫的名義約的。


進門前,陳婉緊張地問方圓:“要注意什麽麽?”


方圓握了握她的手:“就一老頭兒,不用緊張。”


陳婉又問:“DZ能預測?”


方圓說:“他能。”


耿青國,知名地質學家和DZ專家。


1970年,滇南DZ後,人民敬愛的好總理立即召集全國DZ工作者舉行了一場會議。


在會議上,總理強調:“DZ有預兆,可以預測,也可以預防。抗災工作要以預防為主。”


意思是,我們必須攻克災難預防這一難題。


在搶險救災結束後,耿青國等專家開始走訪當地居民,收集震前的異常現象。


多數結論包括老鼠和動物四處亂竄、當地幹旱以及水井無法打水等。


然而,這些現象往往出現得太晚,根本來不及疏散人群。


直到1972年,耿青國在平穀出差時,因口渴向一位老農買了西瓜。


與老農閑聊時,老農抱怨起了當地的異常天氣。


有句俗話說“大旱不過陰曆五月十三”,但現在已經是陰曆六月十五,天空仍未降雨。


老農的這番話啟發了耿青國,讓他想起在滇南大DZ之前,當地也經曆了幹旱現象。


因此,耿青國開始對此展開調查。


他發現,在1956年至1971年期間,全國共出現了46個旱區。


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些旱區中,有39個旱區在災害發生後的1至3年內遭遇了六級以上的DZ。


耿青國不僅研究了近代的資料,還深入閱讀了古籍,找到了200多篇關於DZ的記載。


他發現,在這些災難發生之前,絕大多數地區都經曆了幹旱現象。


例如,在2700多年前的西周時期,有一篇記載是這樣描述的:“川竭,山必崩,山川竭,岐山崩。”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首先是河流幹涸,然後是山川崩塌。


1556年,樺縣發生了一場8.25級DZ,導致了近100萬人死亡,堪稱人口稠密地區曆史上最具影響力、損失最慘重的特大災難之一。


在這場DZ發生前,嗪嶺一帶曾經曆了特大旱災。


再舉一個例子,1739年銀城發生了一次8級以上的DZ。


在DZ前,當地也遭受了持續的旱災。


雖然不是每一次DZ前都會出現幹旱現象,但從眾多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六級以上的DZ區域在震前三年內都曾遭受過幹旱。


正是這些發現讓耿青國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想:大旱之後必有大震。


這便是他提出的旱震理論。


在提出這一理論之後,耿青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