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先利其器(3/3)

有陳雪鬆一家四口做榜樣,現在全營州應該沒哪個不長眼的敢欺負自己妹妹。


把衣服都塞進雙肩包裏背上,許逸陽又到勁霸專賣店,給爸爸買了件真皮夾克,花了1500塊。


還在一家名叫紫瀾門的服裝店給媽媽買了一件呢子大衣,花了1600多。


這兩個品牌都是中海本地的品牌,店裏還都有些折扣優惠。


買完這些出來,許逸陽除了單肩背著一台電腦、雙肩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背包之外,手上還提著一大堆東西。


眼看這也不方便拿,他便隨便找了家箱包店,花300塊錢買了個不知名的28寸大行李箱,然後把衣服鞋子一股腦都塞進去。


搞定之後,他見時間差不多了,就打車去了機場。


候機的時候,許逸陽大概算了筆帳。


這次來中海,連路費帶買東西,花了四萬多,自己手頭現在還剩下六萬多塊。


不過他倒也不著急,因為馬上回去就要開始擴充培訓班規模,這樣的話,又有一大筆學費入賬。


他本來想的是,周六日兩天全天開課,周一到周五在家複習。


可仔細想想,不如周一周五也擠出一點時間來教課。


因為小學生放學比較早,所以他們沒必要一定在周六日上課,他覺得自己可以把初級班的課程放在周一到周五的下午,每天兩節課。


初中生周六日雙休,所以就把中級班安排到周六去。


高中生大部分都是單休,把高級班安排到周末。


這樣的話,時間就能夠根據初、中、高級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安排。


更重要的是,自己周一到周五一共增加十個課時,就能再多招十個班。


周一到周五增加十個班,周六增加八個班,一共可以增加十八個班,每個班160人計算,報滿的話,能多增加2880個學生。


許逸陽知道自己現在的名氣很大,不光是最早給外賓做翻譯的光環,還有自己寒假教課時建立起來的權威。


還有剛發生的陳雪鬆這件事。


看起來好像跟培訓班沒什麽關係,但實際上,這件事給許逸陽的知名度帶來了質的提升。


現在這件事已經成了營州人茶餘飯後的一個討論熱點,所有人一提到這件事,都是對許逸陽稱讚有加,而且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已經把許給他增添了幾分行俠仗義、快意恩仇的傳奇色彩。


不但讓他名聲大振,更讓他備受家長的認可。


所以,如果新開十八個班,許逸陽保守估計,報名率應該能達到70%以上。


如果好好運作,甚至有一定幾率招滿。


周一到周五一共十個班,周六周日一共十六個班,這就是二十六個班,全招滿的話,是4160人。


四千多人聽起來挺難實現,但其實,許逸陽的培訓班覆蓋了營州小學、初中和高中至少數萬名,甚至十數萬名學生。


而且許逸陽的培訓班門檻很低,一百塊錢的學費能上兩個月,對大部分家長來說,壓力都不算大。


所以,招四千多個學生,並不是什麽天方夜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