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扶他上馬(2/3)

在44個班,7040名學生計算,2.3%的轉化率,最多也就能收162個學生。


在許逸陽看來,這個轉化率實在太低了。


而且,還是分了六個班,一個班平均下來才二十多人。


旁邊英語課一個班一百六十人,張愛學一個班二十多人,這對他來說肯定也是個打擊。


許逸陽對這個奇低的轉化率很是納悶。


於是他趁著課間和放學後,谘詢了一些學生家長。


這一問才發現,其實自己英語班的中學生,有一半以上都正在補習數學。


而且,這些已經在補習數學的學生,幾乎全都是跟著自己在學校老師補課。


從家長的敘述中,許逸陽得知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家長覺得,讓孩子跟著學校的老師補習,能附帶提升老師平時在學校對孩子的態度。


因為老師對課外還跟著自己補習的學生,普遍都會額外照顧一些。


這也可以理解,算是一種潛規則。


老師自己也很清楚,開補習班,最好的生源就是自己的學生。


所以他們也都在私下裏積極開發自己學生的家長,能開發的都盡量開發完了。


像張愛學這種,專門避開自己學生開補習班的傻子,實在是太罕見了。


而且,許逸陽也知道,張愛學跟自己沒法比。


自己當初算是橫空出世的英語天才,通過給外賓做翻譯,鋒芒一下子就蓋過了所有的英語老師,這就是出道即巔峰,沒人比得了。


可張愛學沒這個橫空出世的機會。


營州像他一樣的數學老師,至少幾十人不止,有的經驗還比他豐富,還帶著各式各樣的榮譽稱號。


所以,張愛學毫無優勢。


雖說要收一百多個學生的話,也能讓張愛學賺得比在學校多不少,但許逸陽還是覺得差點意思。


他覺得,自己的英語班在策馬狂奔,如果張愛學來了,隻能一路小跑,他肯定也很難受。


所以,自己必須得想辦法扶他上馬才行!


可是,沒有任何優勢的情況下,怎麽扶呢?


現在想想,當初林天怡麵臨的困擾,應該跟自己現在一樣。


她當時的解決方法,是偽造馬明明的簡曆,但自己肯定不能這麽做。


想到這,許逸陽忽然想,幹脆自己先去挖一個名氣更大的數學老師過來,把張愛學跟他捆綁在一起銷售,等張愛學把自己的名氣打出去,就能夠獨當一麵了。


上輩子,許多名師班都是這樣的操作模式。


比如某知名鋼琴家的名師班,一期二十節課,學費三萬,該知名鋼琴家親自教授的課程可能隻有一節,剩下的全是由有實力但沒名氣的老師代替。


這樣,名師省事又不少賺,沒名氣的老師也有了露臉的機會,等名師班結束之後,也能從名師班的學員中,轉化一部分到自己這。


於是,他找到張愛學,問了他一個問題:“張老師,咱們齊魯,哪個數學老師的影響力最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