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哥們,是融不到錢嗎?(2/3)

果不其然,頁麵打開之後,就是高盛集團的首頁。


許逸陽略過高盛首頁的介紹,直接找到了高盛投資的一大堆聯係方式。


此時的高盛,最主要的投資地區,在北美、歐洲和亞洲,亞洲。


許逸陽在高盛的聯係方式裏,找到了高盛亞洲大中華地區商務合作的郵箱。


這些郵箱,一般都是用來接收商業計劃書的。


許逸陽記下高盛的郵箱地址,又如法炮製,找了很多知名投資機構的聯係方式。


把這些聯係方式保存好,他便打開PPT,開始做一份關於B2B平台的商業計劃書。


上輩子,林夏茹之所以決定投資阿裏五百萬美元,是因為五百萬美元,剛好在她的決策範圍內,超過這個數,就不是她能做主的了。


也就是說,高盛決定投資阿裏,完全是林夏茹的決定。


如果林夏茹不看好阿裏,以高盛這種體量巨大的資本,是根本看不見阿裏這種初創團隊的。


既然如此,那自己就先給林夏茹來一個珠玉在前。


首先,他自稱JeremyXu,把自己包裝成了斯坦福大學畢業、已經回國準備創業的華夏高材生,但是故意沒有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先保留一絲神秘感,為了增強斯坦福背景的可信度,他決定用純英文來寫這份商業計劃書,然後再多來些專業詞匯;


對海外資本來說,斯坦福大學畢業並不罕見,而且大家也不擔心對方造假,因為在確定投資之前,一定會進行詳盡的背景調查,誰都不會在這上麵撒謊,因為撒謊也不可能隱瞞得了。


可關鍵是,許逸陽壓根就不準備拿對方的投資,整個計劃書全靠忽悠二字撐著。


其次,他說自己在斯坦福有大量精通技術和互聯網的同學、校友,已經有了一支成規模的團隊,科班出身、實力強大。


再次,他說自己團隊在華夏做B2B的決心極強,不做到巨頭誓不罷休,甚至幾位斯坦福校友已經湊出一百萬美元啟動資金;


最後,他為了體現自己對電子商務的了解,把未來幾年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列了出來,當然他並沒有說太多幹貨,相反,都是一些高舉高打的空話。


不過現在正是互聯網泡沫破裂前最後的狂歡,全世界搞互聯網的都在放衛星,所以越放衛星越能讓人覺得熱血沸騰,馬老板熱衷演講的習慣,也是在這個時候培養起來的。


隨後,他在PPT裏,對競爭對手進行了全麵分析。


他先把慧聰網、環球資源這些現在名氣很大的B2B都列入進來,做了逐一點評。


而埋伏在最後的這一段,才是他的點睛之筆。


他原文是:“根據我們的調查,在此時的杭城,還有一個創業初期的B2B團隊,出於對所有競爭對手以及潛在競爭對手的絕對重視,我們對這支團隊也做了非常詳盡的調查。”


隨後,他把現在的阿裏,拿出來詳細的剖析了一番。


許逸陽在計劃書裏,直接毒舌的點評了杭城阿裏團隊的幾大劣勢:


第一,公司初創階段,都還沒有注冊,流程極不正規;


第二,老板到員工,清一色草台班子,都不是互聯網出身,也不懂技術,其老板隻是出國看到了海外的商業模式,就認為自己也能帶到國內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