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馬總,我來了!(求訂閱!求月票!)(3/3)

成簽約、付款,以及工商變更的全過程。”


方俊輝點點頭,又問:“那您方便介紹一下具體的合作條款嗎?”


許逸陽說:“我投資對方480萬人民幣,換取對方40%股份,往後如果這家公司再進行融資,我有優先投資權。”


方俊輝心裏很是驚訝,許逸陽看起來也就二十歲上下,就能拿出480萬來投資一家公司?這是個富二代吧?


不過方俊輝還是壓住內心的驚訝,很職業的詢問了投資的更多細節。


在了解完細節之後,他對許逸陽說:“許先生,我們全程參與合約製定、風險規避以及其他的法律業務,單次按照五千元收費。”


許逸陽不由驚訝:“也就一個人一天的工作量,五千塊錢可不便宜啊。”


方俊輝認真的說:“許先生,其實我們律所主要的核心業務不是接單獨的案子,而是為固定的企業客戶提供長期穩定的法律服務。”


“我們的總部在香港,在燕京、中海、深市、廣城都有分所,服務的對象都是國內外知名的大企業,所以像您這樣的單個案子,我們的收費標準都比較高。”


許逸陽點了點頭,他在意的不是錢,而是專業程度。


不過看這個方俊輝,好像確實有兩把刷子,如果這次合作愉快的話,將來倒是也可以考慮長線合作。


想到這,許逸陽便道:“好,就按你說的價格來。”


見許逸陽接受報價,方俊輝點點頭,問他:“許先生,您這次投資,是準備以個人名義,還是企業的名義?”


許逸陽問:“個人和公司有很大差距嗎?”


方俊輝說:“其實我不建議您以個人名字投資,因為沒有合理避稅的空間,但是如果您以企業投資的話,將來能夠合理避稅的方法就多得多了,整體計算下來,成本會節省不少。”


說著,方俊輝又補充道:“這樣對個人隱私也會有一個比較好的保護。”


許逸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方俊輝說的問題,其實他也考慮過。


一旦完成對藤訊的投資,在藤訊公司的工商信息內,自己就是股東之一,確實沒什麽隱私保護。


可是,自己就算用佳陽教育來投資,其實也沒多大改變,有心人一查佳陽教育,還是能查出自己。


不過好在藤訊現在還很小,隻是一個掙紮在生存線上的初創企業,沒什麽人關注。


所以,暫時用自己的名義投資也沒問題。


藤訊真正在國內冒頭,估計至少要等到2001年以後了。


而且互聯網公司很難符合內地上市的要求,藤訊未來大概率還是要去香港或者美國上市,這樣的話,將來必然還是通過注冊離岸公司、走美元資本路線。


所以,自己也可以等時機成熟了,注冊一個在香港,或者在離岸法區的公司,再把自己的股份都變更給這家公司持有就可以了,到時候就能很好的保證自己的隱私。


至於合理避稅的問題,許逸陽壓根沒考慮。


這是因為藤訊一直到2002年還沒有盈利,就算賬麵有盈利也要把錢拿去繼續擴大規模,所以自己也根本不用想分紅的事情。


別說分紅了,未來兩年,說不定自己為了不稀釋股份,還要在後麵的融資裏,追投藤訊幾千萬甚至更多,所以還談什麽合理避稅?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