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幫媽媽還人情(第十一更,求訂閱、求月票!)(3/3)

許媽感歎道:“哦對,你當時學的就是服裝,其實這樣的話,你還不如試試好好經營一下冠誠製衣,以你的學識,沒準能做大做強呢!”


李萱無奈的說:“呂阿姨,這幾年咱們內陸省份做服裝製造生意的,是越來越難了,南方經濟發展快、服裝製造業發展也很快,尤其是浙省和粵省,幾乎就占了全國大部分產能。”


許媽驚訝的問:“是嗎?哪裏的人都要穿衣服,買本地貨,總比買外地來的貨要便宜吧?”


李萱搖搖頭,說:“南方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原材料和勞動力獲取都比較方便,所以製衣產業越來越發達,而且還高度集中。”


“那邊服裝行業的技術含量、科技水平,也一直在不斷提升,設備先進程度、工人技藝程度以及款式新潮程度,都比內陸省份發展快了許多,最重要的是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成本比內陸省份低很多,咱們跟他們比,基本沒什麽競爭優勢。”


許媽驚訝的問:“南方優勢這麽大?”


李萱道:“是的呂阿姨,現在服裝流通性越來越強,南方的服裝可以輕輕鬆鬆發往全國各地,全國各地的服裝店、專賣店,銷售的服裝幾乎清一色全部產自南方,現在咱們省內的服裝廠,基本上都隻剩下單位學校批量定製這一條路,所以泉城的大服裝廠才會跑來營州跟我們搶單子。”


許逸陽在一旁聽的有些驚訝。


在他看來,李萱對服裝行業的了解確實很深入,都說在了點上。


現在,正是南方製造業飛速發展的階段。


而且,各行各業產業集中的趨勢,在南方體現的越來越明顯。


正所謂集中精力辦大事,五百家製衣廠如果分散全國,不能給行業帶來什麽改變。


但五百家製衣廠如果集中在東南部的一兩個省,這帶來的改變就太大了。


他們紮堆在一起,將形成一個快速發展的產業集群,企業與企業之間良性競爭,會不斷的努力,提升各自的產業規模、技術含量。


當地政府再集中給一定的政策扶持,包括用地優惠、稅收優惠、政府補貼等等,各種優勢多管齊下,能迅速將其他省份的同行業者,遠遠的甩在腦後。


所以在內陸省份做服裝廠,別說想做大做強,想活下來都不容易。


不隻是服裝廠,很多輕工業都會逐漸在南方形成產業集群,別的不說,光就亦烏一個地方,就已經把全世界小商品的競爭對手都甩到腦後去了。


……


來到市裏,許逸陽在銀行直接把錢打進了李萱的賬戶,十八萬一分不少。


李萱如釋重負,再三感謝許逸陽之後,當場給許逸陽立了字據,不僅簽了自己的名字,還從銀行櫃台借了印泥,蓋了個手印。


隨後,她在櫃台取了兩萬塊錢,然後有些不好意思的對許逸陽說:“不好意思許總,廠子裏還欠大家不少工資,我待會回去先把欠的工資結了。”


許逸陽點了點頭,說:“萱姐待會跟我去趟少年宮吧,我把素材給你,順便讓司機送你回去。”


李萱急忙說:“不用這麽麻煩了許總,你把素材給我,我自己坐車走就行。”


許逸陽說:“兩萬塊錢現金也不是筆小數目,還是謹慎點好。”


李萱一想到自己身上還帶著這麽多現金,心裏一下子也有些緊張,便隻好點點頭,感激道:“實在是太謝謝你了許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