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城拔寨就靠它(第二更)(4/4)

兩百件T恤拉回來的時候,李楠聯係的那個導演,也帶著幾個工作人員趕了過來。


他們開著一輛小貨卡,拉著一車的各式設備,包括攝影機、收音麥、簡易軌道和小型搖臂等等。


導演名叫徐飛,二十七八歲,據說是電視台職工子弟,在外麵上完學自己折騰了幾年,沒折騰出什麽花樣,於是就回營州電視台工作了。


工作人員在最大的教室裏搭建拍攝設備,許逸陽便和徐飛再次確定了一下具體的拍攝方案。


許逸陽想的是,先在教室拍攝幾個特寫鏡頭。


比如十名外教同時站在講台上的鏡頭;


外教走下講台、與學生一對一溝通的鏡頭;


搖臂拍攝外教在講台上講課時的鏡頭;


然後再給硬件設備一些特寫鏡頭、給PPT課件一些特寫鏡頭。


最後再把這些鏡頭混剪在一起,再搭配一些快速移動的鏡頭以及一些轉場效果,畫麵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至於配音,許逸陽已經把台本寫好,到時候讓徐飛從電視台找一個聲音渾厚一些的男主播,鏗鏘有力的將台本宣讀出來就行。


音視頻一結合,剪出幾個不同時長的版本,這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外教們配合拍攝的任務也很輕鬆,許逸陽的拍攝要求裏,不需要老師單獨麵對鏡頭說話,所以大家也就不那麽緊張,基本也就是凹個造型。


許逸陽不占便宜的態度,不光針對老師,也針對配合拍攝的初級班孩子們。


拍攝前,他就跟家長們打過招呼,而且還特意給配合拍攝的孩子們準備了一個大禮包。


這個大禮包裏,有一件均碼T恤、一份文具禮品、一枚佳陽教育的紀念小勳章,以及一瓶可樂、一包蝦條。


孩子們得到這個大禮包,各個開心的不得了,臉上一直掛著笑,所以在課堂上配合出鏡的效果也非常棒。


一個班級,一百六十名學生,全穿著一樣的文化衫,視覺效果確實太好了。


再加上十名外教也都穿著同樣的衣服,鏡頭裏整齊劃一,效果絕佳。


許逸陽要的這些鏡頭,一個多小時就全拍完了。


徐飛對拍攝的素材很滿意,許逸陽看了一下素材的情況,發現無論是鏡頭、光線、取景以及運鏡都超出了他的預期,拍出了他想要的那種正規、統一以及高大上的感覺。


許逸陽相信,等後期做出來,這段廣告在全省任何一個城市的電視台一經播出,對學生和家長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接下來攻城拔寨就靠它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