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聞記得給我打電話。”
“得嘞。”老板又遞來一把烤串,說:“要不拿著路上吃?給你那個攝像師傅拿點兒。”
“不了不了。”盧笛說:“他最不喜歡別人在他車裏吃東西,他自己都不行。”
說完,盧笛從口袋裏掏出二十塊錢,放在爐子旁邊,道:“下次再拿雞毛蒜皮的小事忽悠我,我可真一分錢都不給了啊!”
老板拿起錢趕緊要還給她,盧笛已經快步跑向了路邊停著的一輛噴塗著中海衛視標誌的普桑轎車。
剛一上車,盧笛見老板拿著錢跑了過來,便急忙對負責開車的中年男人說:“張哥,趕緊走吧。”
“好。”那司機點點頭,開車駛離了路口。
車開出幾百米,司機開口道:“小盧,這樣的小新聞,你還給他什麽錢啊,這素材到時候采納不了,這錢領導可不給報啊。”
做前線記者的,多少都會發展一些自己的新聞線人,這樣一旦哪裏有什麽突發事件,線人會第一時間通知他們,這樣一來,他們就有機會拿到第一手獨家新聞。
作為回報,記者會根據新聞的大小、時效的快慢以及預計的影響力,給線人支付辛苦費。
盧笛剛進台不久,再加上又不是本地人,所以線人開展的不是很順利。
老王這個路邊燒烤攤的攤主,還是她有一次在這吃燒烤的時候,厚著臉皮硬發展出來的“下線”。
剛才是老王報上來的第一條新聞,她跑過來一看,原來就是路口一輛趕畜力車送菜的,蹭到了一個行人,屁大點事兒,人家行人都不準備追究。
老王硬拉住他,說自己認識人,可以幫他討個公道,對方說體量趕車的不容易,不需要討什麽公道,可老王塞給人家一把羊肉串,說你坐這兒,就當我請你吃烤串了。
要不是老王烤串手藝確實了得,人家還真就起身走了。
一想到老王用他自己的IC卡給自己打了個電話,又搭了一把烤串,盧笛心裏也多少有些過意不去,這才自掏腰包,給了他二十塊錢。
司機老張知道這錢肯定是報銷不了,覺得盧笛這丫頭有點傻。
不過他倒不準備跟盧笛分擔這個成本,畢竟他隻是攝影師兼職司機,兩人平時雖然是二人組搭檔,老張開車、扛攝影機,盧笛拿麥克風出鏡,不過老張是不跟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