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點頭。
記者也還他一個我懂你的微笑。
了解我國軍隊發展曆史的,其實就算不知道這個詞,也知道這個情況。
早些年我們相對落後,在戰爭中吃盡了火力不足的虧,尤其是當初在半島打的那場戰爭,可謂艱苦卓絕。
後來,我軍痛定思痛,不斷加強火力配備,甚至超規格配備火力,就是因為早些年火力不足的虧吃得太多了。
再後來,等西南戰事的時候,我軍曾在輪戰的炮火覆蓋中,把炮筒都打紅了。
再再後來,各種單兵火箭筒多不勝數,一搞演習,單兵扛火箭筒的,比扛槍的還要多,問原因就戲稱為火力不足恐懼症。
隨後,記者又問:“許逸陽同學,能說說你為什麽要搞自助消防站這個公益項目嗎?”
許逸陽說:“這次事情之後,我們幾個發現,普通市民在遭遇火災之後,除了自救和等待消防官兵這兩個選擇之外,幾乎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消防器材的缺乏,別人也很難救得了他,這次之所以能把火滅了,是因為有新世紀網吧四十多瓶消防器材擺在那,下次呢?下次可能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說著,許逸陽又道:“所以我覺得,應該在自救,和等待消防官兵救援的中間,加一個過渡性的選擇,就是讓別人能夠到自助消防站,用那裏的消防設備去救別人,就像我這次救人一樣。”
微微一頓,許逸陽繼續說:“我來中海之後,發現中海的老弄堂很多,有大量居住十分密集、違建現象十分普遍的棚戶區,有不少一家人的居住麵積也不過十幾平米左右,這樣的地方,火災隱患氣勢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
中海老弄堂裏的房子條件確實很艱苦,不但人多擁擠,而且很多甚至根本沒有衛生間。
一直到21世紀,還有老房子裏的住戶在排隊用公共廁所,或者家裏用手提馬桶。
央視這位記者派遣到中海已經好幾年,對中海的情況非常了解,聽到許逸陽這麽說,也讚許的連連點頭。
居住在這裏的,相當一部分是經濟條件沒那麽好的住戶,強製要求他們在家中常備防火設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2020年,也沒聽說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